小心傷害別人
員工個案:(泰世和集團公司職員徐媛媛)
一年年終,和我一個辦公室的小張悄悄來打聽我拿了多少。我本來不想告訴她,但她先對我說她發(fā)了5000元,所以我也只好禮尚往來告訴她,但我還是悄悄打了個折扣,少說了2000元,以便和她的數(shù)目差不多。但即便如此,她還是陰沉了臉,此后一段時間遇到了我說話都總是帶點刺兒,搞得我挺尷尬的。后來我才知道,其實她只拿到了1000元的年終獎。
員工感言:
有時候,在利益差距的面前,友情是非常脆弱的。區(qū)區(qū)一點年終獎,就可以讓兩個人產(chǎn)生隔閡。如果你想要維系和同事的這份友情,避免一些尷尬,將自己的年終獎數(shù)目隱藏起來是最明智的。
維護自己的面子
員工個案:(彩蝶財務(wù)軟件公司職員陳紅)
今年的年終獎我只拿到了400塊錢。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看著部門的另外兩個同事喜笑顏開的樣子,想來她們是拿得不少了。她們悄悄來問我拿了多少,我硬著頭皮說4000多一點,和去年差不多。于是他們便提議每人出五百,請全部門的員工去唱歌、吃飯。我是心里苦笑不已,年終獎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花光了。
員工感言:
打腫臉充胖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但我并不后悔。至少我在人前保住了尊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會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我想我會努力的,來年的年終獎一定真的趕上他們。
專家意見:(北京大學金秋心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偉)
年終獎的具體數(shù)額屬于個人隱私的范疇。個人有權(quán)保密。而打聽別人的隱私是目前中國最為流行的一種陋習了。而因為別人不愿透露隱私而嫉恨對方更是無聊之極。
而對年終獎具體數(shù)額的保密已經(jīng)成為了員工的一種自我心理防御。只要不公開,就不會有人能夠觸碰到自己的痛處。而許多人想方設(shè)法來打聽別人的年終獎數(shù)額,不是想挑開別人的傷疤,鑒賞別人的痛苦,就是自找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