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聽到“辦公室政治”,第一個反應就是避之唯恐不及,不愿卷入職場上勾心斗角的漩渦。可問題是,只要我們身在職場一天,就不可避免會卷入“辦公室政治”。以下是幫助你在辦公室政治斗爭中游刃有余的重要訣竅,通過了解靈長目動物“生存政治”的狀況,幫助大家掌握職場生存之道。
黑猩猩是“好老板”
當老板即將大發(fā)雷霆的時候,記住,并非只有人類的領導者有時會失去理智。在“叢林政治”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雌性狒狒會隨意對可能挑戰(zhàn)它權威的下屬展開攻擊,以保持權力現狀。對于這位狒狒之王而言,向懷疑自己的下屬主動出擊是保持種群力量平衡的關鍵,而攻擊的任意性則使得對手不可能及時防衛(wèi)。但這種行為如果發(fā)生在辦公室里,卻對我們的健康有害無益:時刻擔心受老板攻擊的壓力會令血壓升高,削弱免疫系統(tǒng),甚至降低生育能力。地位顯赫的雄性黑猩猩也許是每個公司老板的“好榜樣”,它們通過保護弱者利益,贏得種群全體人員的支持,同時尋求種群的穩(wěn)定和和睦。專家稱,這種老板非常精明,但比整天火冒三丈、怠慢員工的老板更難對付。
猴群中也有“馬屁精”
大家可能都很厭惡和反感那些不斷奉承老板的“馬屁精”,然而,這種人的行為盡管看上去令人不爽,但溜須拍馬卻是叢林中非常精明的處事之道,奉承資格老的動物總有所收獲?茖W家對14只猴子和類人猿的研究證實了一個道理,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那些總是討好同族的靈長目動物在爭斗中必然獲得更多幫助。有時,“馬屁精”在爭斗中會倒向更有權勢的人,而重要的是他還不用參與這場爭斗。這顯然是精明之舉:有實力的個體根本不需要任何幫助,所以,“馬屁精”可以站到強者一邊,自己也不會面臨任何真正的風險。當然,這種人談不上有令人尊敬的人格。
消除敵意很重要
一旦發(fā)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的時候,誰會率先出面消除彼此間的敵意呢?雌狒狒之間經歷了一場戰(zhàn)事后,勝利者會走到失敗者身邊,溫柔地發(fā)出呼嚕聲,目的是讓對方知道,它們之間的仇恨已經化解。對于黑猩猩來說,經常是失敗者啟動和平之門,用擁抱和親吻的方式結束雙方的敵對狀態(tài)。但最好不要像倭黑猩猩(又名矮黑猩猩或侏儒黑猩猩)那樣,把事情做過火——用發(fā)生性行為的方式來解決絕大多數紛爭。
不管是誰率先上演和解行為,這種行為因為減輕了彼此間的緊張感,它會給整個團隊帶來好處。在雙方的矛盾化解并且和好如初后,整個團隊就會很快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員工能夠在這種氛圍下更好地合作,保證和提高工作效率。
先利他才能合作
通常情況下,一定會有人第一個站起身來為所有人倒茶或者提供其他服務,對于上演類似利他行為的同事,我們往往用“可愛”和“懂事”來形容,先人后己已成為他們的一種標志,但有關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研究顯示,主動服務的行為并不總是利他主義的一種表現。
讓它們去執(zhí)行一項需要合作的任務,非洲烏干達的一群雄性黑猩猩很快就能分派好各自的角色——有的是獲取者,有的是奉獻者。剛開始時,它們對伙伴間進行合作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偏愛之情。但很快它們就意識到,一名占據領導位置的雄性只考慮它自己,此時,它們便會決定與一個看起來更友善的黑猩猩合作,在執(zhí)行這項任務前,必須要讓后者知道自己是在主動表示好感。但在人類中間,同樣的試驗卻得出這樣的結果——如果覺得別人正在注視自己,你的行為就會變得更加友善。但這與利他主義在相互合作中發(fā)揮的作用并不矛盾。
僧帽猴也會討價還價
沒有人喜歡聽到一個同事和自己做一樣的事,拿的報酬卻比自己多。但這種不公平的感覺并不是人類特有的。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一項實驗中,僧帽猴在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也會有這樣的感受。
研究人員發(fā)現,在教它們用代幣(花崗巖小石子)交換食物(一條黃瓜或一串作為獎品的葡萄)時,這些猴子如果感覺給它們少找了“錢”,它們就會罷工。如果研究人員給一只猴子換了一串葡萄,卻只給另一只猴子換了一根黃瓜,因沒有得到獎賞而備感沮喪的猴子就會拒絕繼續(xù)交換。它們會顯得失落,就像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的反應一樣,有時甚至拒絕更多的黃瓜。原因就是這只僧帽猴覺得同伴得到的“報酬”比它多,而表現出的心理不平衡。
想升遷必須有團隊支持
雄心勃勃的人喜歡一個人打天下,但對靈長類動物來說,沒有聰明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再偉大的抱負也如同紙上談兵。志在推翻“猴王統(tǒng)治”的雄性黑猩猩,通常會和其他黑猩猩聯(lián)合起來,作為回報,這只新猴王會以美食和交配特權犒勞它的幫手,一只雄性黑猩猩會和另外兩只黑猩猩分享來之不易的食物,作為對它們在戰(zhàn)斗中支持自己的回報。
所以如果你看見有人因為面對升職的事而怒火中燒,就告訴他,單靠自己是升不上去的。如果這人來找你幫忙的話,就把它當作對自己未來的一筆投資吧。